随着巴黎奥运会的脚步日益临近,全球体育界的目光正聚焦于这场四年一度的体育盛事,本届奥运会将于2024年7月26日至8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,这是继1924年后,巴黎时隔整整一个世纪再次承办夏季奥运会,从传统强项的激烈角逐到新增项目的创新亮点,从运动员的备战故事到东道主的筹备进展,本届奥运会注定将书写新的历史篇章。
在田径、游泳、体操等经典项目中,各国选手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,美国游泳名将凯勒布·德雷塞尔能否延续东京奥运会的统治力?
牙买加短跑新秀能否接过博尔特的衣钵?中国跳水“梦之队”又将以怎样的表现延续辉煌?这些悬念让观众充满期待。巴黎奥运会新增了霹雳舞、滑板、攀岩和冲浪四个大项,旨在吸引年轻观众并体现奥运精神的包容性,霹雳舞(Breaking)的加入尤为引人注目,这项起源于街头文化的运动将成为奥运史上首次出现的舞蹈类项目,法国本土选手洛根·多格拉斯的备战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爆红,他坦言:“霹雳舞登上奥运舞台,是对我们文化的认可,我会用最完美的动作致敬这项运动。”
滑板项目在东京奥运会首秀后进一步优化赛制,增设混合团体赛;攀岩则从“全能模式”改为速度赛与难度赛分项角逐,以提升观赏性,国际奥委会称,这些改革是“倾听Z世代声音”的结果。
巴黎奥运会以“可持续发展”为核心理念,承诺将碳排放量控制在东京奥运会的一半以下,赛事场馆中,95%为现有或临时设施,主体育场法兰西体育场仅进行翻修,而水上项目赛场则直接利用塞纳河的自然水域,运动员村的建筑全部采用低碳材料,并配备太阳能供电系统。
科技应用同样亮眼:AI技术将首次大规模用于裁判辅助系统,尤其在体操、拳击等主观评分项目中减少争议;观众还可通过AR眼镜实时获取赛事数据和运动员信息,法国总统马克龙强调:“这届奥运会将证明,体育盛事可以与生态责任共存。”
尽管国际奥委会呼吁“体育非政治化”,但俄乌冲突背景下,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运动员以“中立身份”参赛的问题仍引发争议,部分国家威胁抵制开幕式,但国际奥委会坚持“不应剥夺运动员的参赛权”,难民代表团规模将扩大至60人,创历史新高,奥组委称这是“向世界传递希望的信号”。
巴黎的安保压力空前严峻,法国内政部宣布将投入3.5万名安保人员,并启用无人机监控、AI人脸识别等技术,巴黎市长伊达尔戈表示:“我们已做好准备,确保这是一场安全而欢乐的盛会。”
中国代表团在东京奥运会取得38金32银18铜的佳绩后,本次派出了以老带新的阵容,乒乓球、跳水、举重等优势项目仍是夺金主力,而女子三大球、田径短跑等潜优项目也备受关注,游泳新星潘展乐近期连续打破亚洲纪录,被外媒誉为“最可能挑战美国霸主地位的黑马”。
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指出:“我们的目标是展现新时代中国运动员的风采,金牌不是唯一标准,更重要的是弘扬奥林匹克精神。”
随着奥运火炬传递路线公布(途经希腊、法国海外省及本土1200个城镇),圣火将于7月14日法国国庆日抵达巴黎,开幕式创意总监透露,演出将融合法兰西艺术与现代科技,埃菲尔铁塔和塞纳河成为“天然舞台”,预计全球10亿观众收看。
国际奥委会评价:“巴黎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竞赛,更是一场文化盛宴。”从塞纳河畔的露天击剑赛场米博体育平台,到凡尔赛宫花园内的马术比赛,这座“光之城”正以独特的浪漫与激情,等待为世界献上一届难忘的奥运会。